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曲 > 外国名家名曲 >

西方音乐名家名作赏析之:巴赫

更新时间:2013-04-26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

巴赫音乐

巴赫是音乐世界无可争议的音乐之王,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音乐天才。他的才情与贡献令后人望尘莫及,为宗教音乐服务奉献一切是他毕生的追求。在他的认知世界里,才华不过是上帝的恩赐,将自己的音乐才华尽献给世人,是自己对神应尽的职责。歌德有段对巴赫音乐的精辟评论:“就如永恒的和谐自身的对话,就如同上帝创造世界之前,在心中的流动,我好像没有了耳、更没有了眼、没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们,内在自有一股律动,源源而出。”

宗教改革内容是巴洛克时期各种艺术表现的共同特征。由于汲取了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精华,自巴赫、亨德尔之后,欧洲的音乐中心转移到了日耳曼帝国。巴洛克时代的音乐也突破了教会音乐禁欲的色彩,显得更加自由,尤其是通奏低音的技巧形式呈现多样性,由此也导致了乐曲结构上的—些变化,在旋律与低音之间留有空间,以插进即兴的和声。在德国,这一结构体现为复调。而在巴赫的音乐中,复调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巅峰。

巴赫的创作包罗万象,涉及除歌剧外的一切音乐体裁,其中主要是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和《b小调崇高弥撒乐》是其代表作。他把描写耶稣的受难和死而复活的圣经传统题材,用来形象地体现受尽折磨和践踏的德国人民这一主题。因此,在《受难乐》中,他自由地采用了世俗的民歌旋律、舞蹈性曲调、标题音乐的技法、音画式的描绘,以及庞大的表演方式——四个独唱声部、两个合唱队、两架管风琴和两个乐队。着意刻画一个普通人在为争取善良和正义的斗争中所经受的考验。表现了他对那还十分模糊的理想世界的信念,以及对德国凄惨现实的深沉反抗。这部《受难乐》在他死后整整一百年时才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首次演出。#p#分页标题#e#

巴赫的音乐充满着生气和活力,有人甚至认为他的《b小调崇高弥撒乐》表现了贝多芬的“通过黑暗走向光明”这一思想。

在巴赫的作品中虽然声乐占有很大比例,但是巴赫实际上却是一位器乐作曲家,他留传下来的最丰富的音乐遗产也正是器乐作品。在巴赫的器乐创作中,最得心应手的领域是管风琴,他的一些管风琴作品只是经过后人改编为管弦乐后才得到了流传。巴赫对巴洛克时期的通奏低音和四声部抱有浓厚的兴趣,并为这两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特殊的贡献。他的和声技巧在力度、表达方式和创造力方面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完美境界。巴赫还以调性为基础将重点移到伴奏旋律上,奠定了“巴赫对位法”基础。此外,他的钢琴组曲、前奏曲与赋格曲、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奏鸣曲和古组曲、大提琴独奏组曲、小提琴协奏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和乐队组曲,在他的器乐创作中都各有其重要地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巴赫的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应用价值。

1720年,巴赫痛失爱妻,当时正随亲王远游的他未能在妻子临终前和她见上一面。为了寻求精神上的安慰,巴赫把精力全部放在创作中,完成了键盘乐作品《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BWV.846—869)。次年,巴赫迎娶了宫廷乐手的女儿安娜·玛格达蕾娜·维尔肯,继而完成了《平均律》第二卷(BWV.870—893)。这部堪称鸿篇巨制的划时代作品充分展现了巴赫令人赞叹和折服的才华。

《平均律钢琴曲集》以创作实践来证明十二平均律的优越性和实用价值,常被称为“音乐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钢琴音乐的《旧约全书》”(贝多芬的32首奏鸣曲则被称为“钢琴音乐的《新约全书》”)。《平均律钢琴曲集》共包括48首前奏曲与赋格曲。用12个均等的半音调律法取代了“纯律”调音,因此作曲家在选调和转调上不在受到限制可以自由选用大小24个调,并自由转调。

如果没有巴赫对平均律的实践,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必将延迟很长一个时期。这部作品颇具匠心地就演奏技巧、乐曲风格及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因此它与巴赫的另一部巨作《哥德堡变奏曲》(BWV.988)一起,在整个18世纪一直牢牢地保持着最伟大的键盘乐器独奏曲的地位,其水平之高也只有半个多世纪之后的贝多芬的作品能与之比肩。

此外在巴赫钢琴音乐作品中不能忘记的宏篇巨著是《音乐的奉献》和《赋格艺术》。

1747年,巴赫到波茨坦无忧宫造访了国王腓特烈大帝。这位大帝久仰巴赫盛名,亲自到门口恭候他的到来。巴赫在宫中试奏了很多乐器,其中包括西尔伯曼新研制的钢琴。巴赫根据大帝给予的主题,即兴演奏了赋格曲。回到莱比锡后,巴赫又创作了卡农曲5首、卡农赋格曲1首,连同在波茨坦无忧宫的即兴演奏一起装订成册,题献给腓特烈大帝。这首曲子被后人称为《音乐的奉献》(BWV.1079)。

《音乐的奉献》与后来的《赋格艺术》(BWV.1080)同样称得上震古烁今,是同时达到对位法音乐最高极限的曲集,也是巴赫音乐创作中的最后的纪念碑。《赋格艺术》是对位法中变化最多、最伟大的智慧结晶,其中蕴涵着多姿多彩的想象力,是对位艺术的巅峰。巴赫对自己创作的艺术超拔的曲子是否能被人演奏并不在意,只在乎以此延续对位技巧的命脉。

巴赫虽然没有创造新的曲体,但是他把当时还不完备和没有定型的一些曲体,例如托卡塔、赋格曲、圣咏与幻想曲、圣咏与前奏曲等,加以改造使之臻于完美,从而形成了结构壮丽的形式。

巴赫是所有著名作曲家中水平最高的艺术家。他谙熟那个时代的所有音乐形式,并对其中任何一种都能驾驭自如。后人往往把巴赫看作音乐的创始者,有人甚至称他为近代音乐之父。他的音乐就像汇集百川的大海,以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姿态,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带入最崇高的成熟境界,同时也奠定了随之而来的古典主义的基石。受巴赫潜移默化影响的音乐家不计其数: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勋伯格和德彪西等等,都在其列。巴赫在欧洲音乐史上的这种突出的地位,高尔基的一段话是最好的概括:“如果像山峦般地罗列伟大作曲家的名字的话,我认为,巴赫就是其高耸入云的顶峰,那里,太阳在雪白耀眼的冰峰上永远发射出炽热的光辉。巴赫就是那样,像水晶一样莹洁、透明……”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