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民族音乐会落幕

更新时间:2015-09-06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丝绸之路》民族音乐会圆满落幕

 

9月3日,在伊宁市艺术剧院,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丝绸之路》民族音乐会圆满落幕。

 

    9月3日,当乐曲《花好月圆》的最后一个音符停止时,伊宁市艺术剧院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不断有观众呼喊着“再来一曲”。尽管如此,已经带领着演奏家两次返场加演的指挥刘沙还是依依不舍的收起了他的指挥棒。

 

    至此,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丝绸之路》民族音乐会圆满落下了帷幕。

 

    8月26日至9月3日,“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国家艺术院团赴疆慰问演出”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启幕。在一周的时间里,中央民族乐团联手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先后前往石河子市、克拉玛依市独山子区、博乐市、伊宁市送上了6场慰问演出,惠及当地百姓。

 

    此次巡演,中央民族乐团派出了近百名演奏家组成的乐队,与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联袂演出了大型民族音乐会《丝绸之路》。音乐以两千年来的丝绸之路文化为主线,向观众呈现了一台民族音乐复兴的专场音乐会。

blob.png

演出现场。

 

    新疆观众独享私人订制版《丝绸之路》

 

    翻开音乐会的节目单,一个个新疆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出现在眼前。

 

    《我们新疆好地方》、《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达坂城的姑娘》、《玛依拉变奏曲》……

 

    演出现场观众的反应,也再次印证了这些名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民族管弦乐《我们新疆好地方》拉开了演出的序幕,这首新疆名歌一下子就抓住了观众的耳朵。近两个小时的音乐会上,一曲曲优美的旋律,一段段热烈的演奏,演奏家们的倾情奉献,向观众展示了不一样的民族音乐。 当《阿拉木汗》、《可爱的一朵玫瑰花》、《达板城的姑娘》的音乐声响起时,全场观众用整齐的掌声为歌唱家伴奏。

 

    “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观看中央民族院团和新疆民族乐团的演出,整台演出特别富有民族特色。不仅展现了我们新疆多元文化的多元魅力,用管弦乐的方式演奏新疆民乐也让人眼前一亮。”观众李乐说。

 

    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团长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介绍,本次演出是中央民族乐团与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继大型民族音乐会《美丽新疆》全国巡演后,再一次合作。音乐会以多元的内涵、全新的理念展示了丝路音乐文化的魅力。其中,最为震撼的曲目为《丝绸之路》,这是一首以西汉时期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为题材创作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同时吸取了世界音乐元素。既有幽幽怀古之情,更有着展望未来的宽广胸怀。

 

    “这首曲目是国内外民族乐团争相表演的经典作品,中央民族乐团、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是首次在新疆共同演绎这首曲目。”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说,音乐会演出曲目涵盖了许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不同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此次巡演,以新疆元素为主,对音乐会的曲目进行了调整,十三个节目中有八个节目是新疆民族音乐。

 

    “我们为观众准备的是一场私人订制的《丝绸之路》音乐会。”拜合提亚尔·阿布都瓦依提说。

 

    民乐汉乐“联姻” 奏出别样丝绸之路

 

    沙漠深处,随着漫天风沙飘来了一阵婉转低沉、回响天际的古筝琴音,远处的驼队踏着艾捷克清脆的节奏缓缓前行。此时,辨识度极高的热瓦普和二胡就像两支商队,为了第一个赶到集市抢占好位置而在沙漠中一路狂奔,你追我赶、交替领先……

 

    民族音乐会《丝绸之路》描绘的古丝绸之路画卷就此展开。在这场以“融”为基调的音乐盛宴中,汉民族传统管弦乐器琵琶、古筝、二胡等与新疆民族乐器艾捷克、热瓦甫、手鼓等同台演奏,这样的“联姻”将经典曲目演绎出了别样风情,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

 

    舞台上, 身穿传统维吾尔族服饰的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与中央民族乐团相对而坐,两个看似对立的阵容,在指挥家的把控下,没有了距离。

 

    观看完演出,来自石河子市的学生郭雨洁坐在演出大厅里,久久不愿离去。

 

    “总希望指挥能三度返场,现场看这场音乐会,感觉很震惊,不同乐器相互配合的非常完美,整场音乐会都充满了浓郁的新疆味。”郭雨洁说。

 

    《丝绸之路》民族音乐会在表现形式上以民族管弦乐,民族器乐独奏、重奏,民族声乐独唱以及交响性合唱而构成。在题材上以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经典音乐为素材,经过作曲家们的重新加工、改编而创作,以反映当代中国人民与外来民族在文化交流、文化融合、文化形态上所形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音乐特色。

 

    “新疆的民族乐器非常具有代表性,像萨塔尔、艾捷克和热瓦甫等乐器都分好多声部,在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体系当中,都是很少见的。因此,许多曲目,在融入新疆的民族乐器后,会更有味道,更好听。比如在本场音乐会中的主打曲目《丝绸之路》,因为加入新疆的民族乐器演奏,更好地表达了曲目的内涵。”中央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邵泓说。

blob.png

 

    让新疆民族音乐更具时代性

 

    9天6场演出,两支乐团的演奏家们不是在演出,就是在前往演出地的路上。

 

    “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让更多新疆的观众欣赏到这场演出。”中央民族乐团指挥刘沙说。

 

    的确,每场演出结束时,刘沙都不得不重返舞台,请已经起立谢幕的演员重新就坐,为热情的观众加演一首曲目。一首加演曲目结束后,观众此起彼伏的呼声让第二次退场的刘沙再次回到舞台,指挥乐队演奏《花好月圆》,在全场欢声雷动的气氛中,演出才圆满结束。

 

    虽然是临时加演,没有经过事先彩排,但是两支乐团配合得却相当有默契。其实,这并不是两支院团第一次合作。早在2012年,由中央民族乐团和新疆艺术剧院民族乐团共同打造的大型民族音乐会《美丽新疆》在新疆人民会堂上演。北京、新疆两地近200位音乐工作者同台献艺,大型民族管弦乐器与新疆少数民族乐器有机结合,以立体音乐形式展示了新疆浓郁的民族气息和多彩的时代美感。

 

    在与中央民族乐团的合作也让古丽娜尔·伊明看到了传统民族音乐与新疆少数民族音乐结合的新方式,这种结合不仅能展示新疆民族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能拓展其发展空间,通过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民族的结合,推广新疆民族音乐。

 

    “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演奏家都是不同的民族,有着各种不同的音乐基础,这场音乐会把我们聚到一起,每一首曲子都不仅仅体现了音乐的融合之美,还可以从中感受到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的力量。”古丽娜尔·伊明说。

 

    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说,《丝绸之路》音乐会是两个团共同创作演奏的文化成果。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战略。不管是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古丝绸之路,新疆都是一个最重要的发展基地,新疆民族器乐音乐非常丰富多采,文化非常厚重,是中国在当代文化建设上不可忽视的少数民族地区。

 

    “新疆民族音乐的发展应该在挖掘地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更加深入的走一步。很多经典剧目只用民族乐器演奏,其实还可以尝试用大型汉族管弦乐和新疆少数民族乐器共同演奏,将它移植成大型的民族交响乐形式。通过这种方式走下去才能真正把新疆音乐呈现到世界舞台上,让它更加富有时代性、更加富有当代世界音乐文化发展的形式,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做的一项重点文化帮扶工作。”席强说。

本文标签

民族音乐会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