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舞蹈诗剧《延安记忆》:回望激情澎湃年代

更新时间:2013-05-14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

大型舞蹈诗剧《延安记忆》剧照

  一部舞蹈剧,特别是一部舞蹈诗剧,能让人心潮澎湃甚至热泪盈眶,这在当今的中国舞台上恐怕是不多见的。然而,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和武警文工团联袂创作,由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原团长左青担纲总编导的大型红色题材舞蹈诗剧《延安记忆》推出以后,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红色题材戏剧创作的又一成功尝试。有理论家评价:这部作品通过对延安那个激情年代的追忆,让人们在对历史的回望中想到继承传统的重要。它对中国共产党党员乃至中国公民,有十分现实的教育意义。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延安的13年,不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是人民军队的历史上,都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年代。这13年,延安曾经以磁石一样的巨大吸引力,把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和有识之士引向延安;这13年,毛泽东及其党的领袖们,创造了革命战争史的诸多奇迹;这13年,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年轻的政党,在屡经挫折和磨难之后,也一步步走向成熟;这13年,留给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十分美好的记忆。大型红色舞蹈诗剧《延安记忆》就是用艺术手段讲述延安往事,引发人们对革命年代美好传统的追忆。

  对中国共产党的延安13年,曾有过文学艺术的多种形式加以反映和表现。但是,运用舞蹈诗剧的形式来概括13年的岁月往事,这是第一次,对编导者来说,是一次艺术功力的考验。因为这13年,确实有许多值得表现的大事。延安这方水土,有诸多的往事可以引发人们对岁月的回望。

  看过演出,我们由衷地佩服编导者的艺术概括能力。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编导者和艺术家们用诗一样的舞蹈语汇,热情讴歌了延安这片并不算广阔的土地,讴歌了纯朴善良的延安人民,讴歌了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留给延安的美好记忆。作品的高妙之处在于编导采用信天游的形式作为串联全剧的一条主线,以散点透视、多章串联的方式,把铭刻在中国人民记忆中的“抗大精神”“南泥湾精神”以及枣园故事、双拥传统,还有白毛女、张思德等关于延安的标志性人物,用老军号、三八枪、干粮袋、旧马灯、大刀片这些让人们触景生情的文化符号和历史名片,连接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可以说,在延安的13年,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领袖们领导的中国革命,开创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期间发生的大事很多,比如著名的西安事变、新的国共统一战线建立、伟大的游击战、党的七大召开、重庆谈判等等,但是,一部舞蹈诗剧不可能囊括如此多的内容,编导们独具匠心,以惊人的艺术想象力,紧紧抓住延安时期颇具代表性的小故事做文章,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比如,作品开始时呈现在舞台上的那些老照片,仿佛矗立在观众面前的一面时光隧道墙,这面墙上,抗大校园一张张充满自信的年轻的脸庞,拥军花鼓里那些猪羊、锦鸡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和诙谐幽默,硕大无比的南瓜里的欢快舞蹈,四妹子送三哥哥上前线时的依依不舍等,以极具质感的艺术表现把观众带向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可以说,编导娴熟地运用了以小故事表现大主题、对老内容做出新解读的艺术手法。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