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第四届“金钟花奖”声乐比赛在福州举行
8月19日至24日,由福建省文联、福建省文化厅主办,福建省音乐家协会承办,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声乐专业委员会,各设区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音乐家协会共同协办的福建省第四届“金钟花奖”声乐比赛复赛、决赛在福州举行,各设区市、音乐院校、省歌舞剧院等相关单位选送近120位选手经过分组复赛,共有52位选手参加决赛,其中美声组24人、民族组17人、流行(组合,原生态)组11人。
经过激烈角逐,各组别奖项全部产生,美声组评出金奖2名,银奖5名,铜奖10名。民族组评出金奖2名,银奖3名,铜奖5名。流行组评出金奖2名,银奖2名,铜奖3名。林子豪、陈协耀等六名选手分获美声、民族、流行(组合,原生态)组金奖,同时评出九个优秀组织奖。
此次比赛参赛选手为年龄18至35周岁的福建省(含在外地工作的福建籍)及台港澳地区的优秀声乐演唱者,比赛不分专业和业余组别,按美声、民族、流行(组合,原生态) 三种唱法分组进行,比赛设初赛、复赛、决赛三轮。其中,初赛由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音乐家协会及相关单位自行组织选拔,6、7月份各地陆续举行初赛选拔工作,8月份在福州金山大榕树畅想剧场举行复赛、决赛。
本届“金钟花奖”在赛事方面采取一系列革新措施。大赛组委会拓宽推荐评委渠道,按照评委库人员数量达到现场评委3倍数量原则,形成三个组别的评委库,并由省文联、省文化厅派员担任监审组成员,大赛还邀请我国著名声乐表演艺术家黄越峰、郑咏担任评委。在现场评分环节,采取评委评分时遇到选手为直系亲属的予以回避,遇直接指导的学生不得打分等方式,保证了本届赛事的公平公正。
主办单位将优先推荐经过大赛事遴选出的优秀选手参加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知名专家声乐讲座及主办单位组织的福建文艺志愿者艺术团系列慰问演出及声乐培训活动。这将对发掘培养我省优秀音乐人才、选拔储备优秀后备力量、促进音乐人才快速成长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金钟花奖”声乐比赛是福建省文联、福建省音协着力打造的音乐专业品牌赛事。自2011年开办以来,在福建省文化厅的支持下,比赛规模不断扩大,评审机制更加规范和科学,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不仅提高我省声乐人才培养水平,也进一步推动福建音乐事业发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比赛原则上每两年举办一届,今年为第四届。比赛将本着创造性、开放性、参与性的原则,始终坚持专业化、搭平台、推新人,回归艺术主体,旨在全面展示各地市和各高校的音乐水平、音乐教育及音乐表演实力,吸引发掘储备一批青年优秀的音乐人才,促进我省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