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版块活动启动

更新时间:2018-10-08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教育版块活动启动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Arts Plus Program)正式创建于2015年。通过高品质的艺术演出、亲民的导赏讲座、丰富的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艺术节的艺术教育搭建了艺术节与观众之间的交流桥梁,实现了艺术与市民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让广大受众的艺术体验和“获得感”得到了增值。

  在艺术节二十周年到来之际,艺术节艺术教育立足“精准化分龄定位,精细化分层设计”的理念,精心筹划了特别活动、艺术进校园、学生进剧院、艺术交流以及艺术训练营等五大版块活动,将在全市超过50个学校、商圈、社区的场地铺开,为各个年龄阶段的在校师生、亲子家庭、艺术爱好者带来100余场活动。

  精准年龄定位 定制艺术体验

  本届艺术节艺术教育版块中的特别活动将用更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更有趣的参与方式在青少年中播撒艺术的种子,探索艺术、城市与青年人之间的交流互动。特别活动包含了学生观剧团、艺趣社与艺术亲子营三大品牌项目。

  学生观剧团创立于2017年,在市文广局、市教委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全市各所学校的参与下,学生观剧团每年招募一批具有社团经验、文艺志趣、艺术素养和舞台向往的在校大学生、高中生,观摩艺术节的各项演出,参与艺术节的展览、艺术教育等各项活动。今年,学生观剧团以“年方二十,艺往无前”为口号,在近800份有效报名中遴选出约300名在校大学生、高中生,团员将分为音乐、舞蹈、戏剧戏曲三大类,组团观摩艺术节期间主板演出,参加启动仪式、观剧沙龙、颁奖典礼等观剧团特别活动,以青年的视角和语言对剧目进行评分评论,打造属于年轻人的艺术节“最佳节目”推荐指数。为艺术节输送年轻的声音,为艺术传递年轻的力量。

  与学生观剧团主要聚焦高中、大学生不同,艺趣社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参与人群,希望通过长周期、多门类、多样化的艺术教育、艺术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艺术素养、综合素质。今年,以“慧画无限”为主题,专门举办学生公共美术活动,深入本市美术特色鲜明的中小学、大学、职校,通过素描、水墨、涂鸦、雕塑、装置、多媒体等多种美术形式,在校园中的墙体、窨井盖、废弃管道、绿景等公共空间中进行美术创作,赋予日常生活新的艺术生命,让城市的公共空间焕发多元化魅力。同时,在参与美化校园建设的同时,学校师生也能进一步感受艺术,发掘艺术天赋、拓展艺术想象力、提升综合艺术素养,与艺术节一起成长。活动期间,彭鸣亮、沈乐平、高幼军、庄静、许冉5位艺术顾问,施政、张振晖、周培元、许彦杰、唐啟良、饶国安、陆珺、陈征宇、杨丽9名艺术导师将组成专业团队,深入到20多所入围学校,与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进行专业指导和经验分享。

  近年来,随着社会教育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父母注重在家庭教育中融入艺术元素。艺术教育特别活动“艺术亲子营”携手国内外艺术家及艺术团体,邀请艺术特色鲜明、适合儿童观摩的艺术作品,在艺术节期间的每个周末打造以音乐为主题的亲子系列活动,让少年儿童和家长“内场观赏艺术,外场体验艺术”。活动期间,除了能观赏、体验各种艺术形式的演出,少年儿童更将有机会参与到现场演出和台前幕后的工作中去,有更多的机会与艺术家近距离接触,开启他们的艺术学习、创造之旅,提升艺术在少年儿童群体、在家庭、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

  引领校园文化 陶冶艺术性情

  艺术进校园、学生进剧院是艺术节艺术教育的两大传统阵地,在上海市“文教结合”机制的支持下,在各级学校中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今年继续针对各年龄层学生们的需求,精心策划组织各类演出、艺术教育活动进校园,面对低年级儿童,所邀请的演出舞台形式活泼生动,互动性较强,如亚洲文化中心诗歌家庭剧《小乐师》、韩国刷子剧团魔法银幕家庭剧《瑶瑶》、德国原版绘本启蒙交响音乐会《放屁大象吹低音号2之熊猫绝密计划》、丹麦音乐组合希莱与帕勒《我是音乐家》、澳大利亚互动音乐秀《神奇的打鼓小猴子》等,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艺术的魅力;面对高年级学生以及各大高校师生,邀请了爱沙尼亚塔林男生合唱团音乐会、立陶宛国立室内乐团弦乐四重奏音乐会、波兰华沙肖邦音乐学院探戈四重奏、现代舞《无人之境》等,用高雅的艺术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丰富广大师生的课余生活。今年,艺术教育还将继续在校园内举办讲座、工作坊等艺术教育活动,如故宫博物院话剧《海棠依旧》主创见面会、西班牙玛丽亚o佩姬舞团舞蹈工作坊等。

  此外,广大师生也能在本市各大剧院、艺术空间内与来自艺术节的国内外艺术大家亲密接触,亲身参与到如纽约城市芭蕾舞团工作坊、古巴国家芭蕾舞团工作坊、罗伯特o威尔逊与杜塞尔多夫戏剧院《睡魔》后台导览等活动中去。

  延伸国际舞台 探索无限可能

  近年来,艺术节的艺术教育越来越注重为上海的青少年拓宽国际平台,利用自身优势,做好艺术教育界的国际交流,通过举办艺术训练营的方式,促进不同国家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在2017年由艺术节发起召开的“一带一路”艺术教育专业院校联席会议今年将迎来第二次,于10月26日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一带一路’艺术教育合作的有效途径”,将邀请来自“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国内“一带一路”沿线省份,和上海本地的院校开展实质、深入的讨论,探索“一带一路”艺术专业院校间固定化、实效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共同培育和培养年轻艺术家、孵化原创艺术作品。同时,艺术节也将邀请国内外嘉宾继续深入上海的剧院、学校,广泛开展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互通。

  今年的艺术训练营则由“丝路o表达”中波青少年舞蹈训练营和文“艺”青年——沪港青年艺术交流互访团活动组成。

  2018“丝路o表达”中波青少年舞蹈训练营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波兰格但斯克莎士比亚剧院联合主办。该训练营是中波双方合作,上海文化、教育携手,上海文化开展“一带一路”文化艺术合作,上海教育拓宽“一带一路”艺术教育交流、提升上海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新品牌活动。训练营期间,营员接受波兰舞蹈艺术大师的指导,与当地学生深入交流学习,共同完成舞蹈训练课程及工作坊,并在当地剧院进行汇报演出。同时,训练营正值格但斯克莎士比亚戏剧节期间,营员还观摩了戏剧节中的多台优秀演出,接受国际文化的熏陶和洗礼。

  2018年5月,香港特区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签订合作备忘录,继2012年签订《沪港文化交流与合作协议书》后,进一步加强香港与上海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此为契机,为了加强沪港两地青年的相互了解和文化认同,促进两地在青年艺术家、艺术爱好者的培育培养,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香港新视野艺术节在上海、香港青年中招募、组织青年学生团队,先后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参与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和2018年香港新视野艺术节部分精选节目的演出观摩、艺术评论及交流讨论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撰写文艺评论文章。

  三年来,艺术节艺术教育共邀请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团体、艺术家、专家、学者参与,共举办了172项、315场演出及活动,进入了本市65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和46所高校,共吸引了逾35万人次现场参与。艺术教育将继续秉承“面向学生、面向青年、面向家庭、面向艺教从业者、关怀特殊人群”的工作格局,充分辐射在校师生及亲子家庭,服务和凝聚艺术节的潜在观众与未来参与者,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艺术发端于人性中的“真、善、美”。艺术节的未来在当下的年轻人,艺术教育通过平易近人的方式、亲和大众的路径,在培养艺术修养、完善认知结构、提升志趣品味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艺术节艺术教育寓教于艺,寓美于情,带你感受艺术、发现艺术、表达艺术、创造艺术。

本文标签

上海国际艺术节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