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海上生民乐》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晚揭幕

更新时间:2016-10-13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海上生民乐》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晚揭幕

  “海上生民乐”,天涯共此时。今晚,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拉开帷幕,上海民族乐团以“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的民乐音乐会,用中国音乐的母语与世界“对话”,这也是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作品作为揭幕大戏。

  “选择民乐是一种偶然中的必然,说明中国人更有文化自信和文化定力了。”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说。

  融合:不玩串烧有整体设计

  一年前,上海民族乐团曾以一台融合了多媒体技术的音乐会《大音华章》参演艺术节,演出首次采用了导演团队进行统一美学设计和包装,不仅如此,90%曲目都是原创的。当时,罗小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民乐发展到现在必须另辟蹊径。我们不能一直抱着《二泉映月》、《赛马》不放,这些经典远不能满足现代观众的要求。”

  有了上一次的试水,今年,上海民乐团的胆子更大了。“民族音乐、国际表达、当代气质”,在这样的理念下,一台有着整体设计、主题贯穿,带有文学质感、音乐逻辑和哲学思考的演出——《海上生民乐》应运而生。音乐会分为《风》《雅》《颂》《和》四个篇章。“这台演出并不是串烧或者说拼盘,我们有自己的策划和节奏”,罗小慈透露,在节目的编排上,团里花费了不少心思,每一首曲目都根据所在章节的需要,进行了改编。《风》是古风舒缓,《雅》 有一种文人风骨的跌宕,《颂》回归吟唱,而《和》将掀起整台演出的高潮。

  在以音乐为主导的前提下,以新型的样式挖掘中国音乐在表达上虚实结合的写意意境,这也许就是“海派民乐”想做的事情。“民族要有自己的声音,民乐不能光有悠久的历史,还要紧跟时代步伐。我希望通过这场音乐会,去探寻民乐的无限可能”。

  跨界:没有韵味就没有了根

  音乐会上,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将与比利时大提琴演奏家塞巴斯蒂安·瓦尔涅携手带来《梁祝》二重奏,大提琴与二胡的音色好似一男一女,袅袅弦音,缠绵交织。筝独奏《墨戏》中,罗小慈将联袂舞蹈家黄豆豆,水墨黑白处,舞在天地间,成就气象万千。青年作曲家黄磊则以经典唢呐曲目《百鸟朝凤》为蓝本,编创出唢呐与电声跨界的作品《凤舞》。而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炫技派作品《野蜂飞舞》更将与二胡、中阮、笙等民族乐器,展开一场中西方文化的碰撞。

  其实,这些年来,民乐一直试图在跨界中寻找生存之道。“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改编或者说跨界是必然的手段。如果总是抱着传统,不愿意改变,就不可能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但罗小慈也坚持,“民族音乐最重要的就是韵,只有守住这个‘根’,创新才有厚度。”她举例道,在改编《百鸟朝凤》电声版时,一定不能让它变成一个陌生的东西,“因为百鸟朝凤是唢呐的经典名曲,唢呐的韵味一定要保留,如果这个东西没有了,就是没有了根。”

本文标签

海上生民乐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