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同心共筑中国梦

更新时间:2016-08-17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同心共筑中国梦

  从8月16日至9月14日的一个月里,来自35个代表团的43台节目将同台绽放,以一场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诠释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各美其美:让少数民族文艺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文化就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自1980年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举办,36年间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文艺会演不仅充分展示了少数民族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更为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融合做出巨大贡献。

  ——36年来,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广度”使得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文艺精品有机会与广大观众见面:宏大绚丽的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令人着迷,动人心魄的蒙古族呼麦唱出了人与自然的呼应,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每一次会演,都让人们更加惊叹于民族艺术的魅力。

  ——36年来,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热度”激发了更多的年轻艺人投身于传承少数民族文艺事业。柯尔克孜族的库姆孜弹唱雄浑激昂,朝鲜族的盘索里清丽细腻,让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技艺不再面临消亡的威胁,舞台上学艺纯熟的年轻艺人越来越多。

  ——36年来,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深度”为各民族艺术家交流创新、融合技艺提供了不竭动力。正因为此,庄严肃穆的苗族原生态舞蹈反排木鼓舞有了更多欢乐轻快的曲调、作为“西藏文化活化石”的传统藏戏也有了编排上的扬弃……

  会演期间,各民族艺术家们济济一堂,他们既是表演者,也是观众;既是本民族独特文化的传播者,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代表。

  本届会演在继承前几届会演传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荟萃了5台属于少数民族独有剧种的戏剧:西藏和青海的两台藏戏,广西的壮剧、云南的傣剧以及江西的畲歌戏,数量为历届之最。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少数民族艺术门类如侗族大歌、维吾尔族木卡姆、朝鲜族长鼓舞等也将继续在舞台上大显身手。

  在传承的基础上,本届会演还努力实现创造性地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音乐会、舞蹈诗、歌舞晚会、歌剧、舞剧、歌舞剧、音乐剧、话剧、儿童剧、地方戏、少数民族戏剧共11个类别的舞台艺术将争奇斗艳。

  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然成为各民族文艺工作者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日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

  美人之美:为民族文艺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2015年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发展民族民间艺术,保护和发掘我国少数民族文艺成果及资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各地在扶持民族文艺发展繁荣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从2010年开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每年配套1.57亿元开展民族文化惠民工作。2013年,自治区实施的10项文化民生工程,共投入13亿元人民币。设立用于新疆特色文化产业扶持资金则达到千万元级别。

  藏戏素有“西藏文化活化石”的美誉,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扶持西藏唯一一支专业藏剧团,承担起传承和发展藏戏艺术的重要工作,西藏自治区建成了藏戏艺术中心,有效改善了藏剧团的条件,打造了一批传统和现实题材藏戏剧目,推动了藏戏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2011年,西藏“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项目全部落地,涉及6个项目,总投资达13亿余元。

  2014年,贵州出台《多彩贵州·侗族大歌传承保护发展行动计划》,计划未来5年贵州省财政每年投入约10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侗族大歌保护传承工作,以扩大侗族大歌社会影响。

  本届会演剧目中,内蒙古代表团的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等近10台剧目先后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支持。许多剧目已经多次在国内和国际舞台上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

  正是各地各部门千方百计、实实在在地支持鼓励,使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艺术精品不但得以“活下来”,而且越活越丰裕,成为各民族兄弟姐妹交流、融合、共鸣的重要桥梁。

  美美与共:齐心协力筑就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

  “齐声唤,前头抓了张辉瓒。”这句出自《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的名句,脍炙人口。此次由革命老区江西省代表团选送的畲歌戏《热血山哈》,讲述了井冈山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发生的红色革命故事,其中既传承了畲族同胞传统的民族文艺技巧,更蕴含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的家国情怀与国家信念。

  本届会演涌现出一批具有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作品:有讴歌古代少数民族群众反抗奴役、争取自由的《英雄·玛纳斯》,有赞颂近现代少数民族英雄团结人民、共御外辱的《冯子材》、《刀安仁》,有反映少数民族群众抗倭锄佞、保家卫业的《祖传秘方》,亦有表现两代兵团人驻边守疆、建设家园的《生命如歌》等。

  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各族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未来二十多天里,各族兄弟姐妹将相聚于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大舞台,歌舞当笔墨,倾情展示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切磋做琼浆,在交流欣赏中共同增进民族情感与文化认同,共同分享美好时代赋予民族文艺的丰收与喜悦。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