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又见国乐》:让民乐在当代社会找到共鸣

更新时间:2016-01-08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 《高山流水》 《十面埋伏》 《春江花月夜》 《二泉映月》 《黄河》 ……悠悠民乐,将一百年、一千年的中华岁月送到了您的面前。但您是否想过,您的孩子、您孩子的孩子,是否还会有您这样的幸运,可以聆听二胡琴声响起、古筝琴弦拨动?您当然想说可以,但您凭什么有这样的自信,自信数十年、一百年之后的人们,依然能够听到这些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由心脏迸发出来的音乐与节奏呢?如果您想拥有这份自信,那么就请从现在开始、从心开始,去热爱民乐、传承民乐。 ” 2016年1月4日晚,由蒙牛集团与王潮歌联合出品,中央民族乐团担纲演出的大型民族音乐剧《又见国乐》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年度收官演出。演出结束后,在近两千名观众的热烈掌声中,总导演、总编剧王潮歌道出了这样一番感慨。

  收官演出之后, 《又见国乐》这场持续半年、在国内及海外成功巡演并引发强烈社会反响的艺术盛典暂时画上了一个句点。在时代快速发展、全球文化共融的今天,传统文化以何种方式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并得以传承,一直备受关注。将符合时代审美的构思创意、舞台空间艺术、现代声光电技术进行有机融合,再加上乐器演奏家们打破常规的台词及肢体表演,让《又见国乐》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实现了传统艺术创作的突破。

  过去半年, 《又见国乐》陆续在全国8座核心城市举行了巡回演出,并于去年12月走出国门,登上美国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和纽约卡耐基音乐厅的舞台。 《华盛顿邮报》评价道:“这场演出重新吸引青少年观众进入剧场。 ”著名乐评人拉维勒·布里克曼则表示:“演出让那些千年前的诗句,在当今熙熙攘攘的世界中重新找到共鸣。 ”

  “很多人认为传统艺术就是老人艺术,因为观众群体大多是中老年人。让年轻人喜欢民族音乐,让年轻人到音乐厅去聆听民族音乐,才是我们最应该研究的课题。 ”在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看来, 《又见国乐》不完全是民族的,也不完全是中国的,它是世界的,制作水准、审美趋向都是国际化的。来自成都的竹琴金钱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大春在观看完演出后表示:“一直以来,国乐都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幸福。观看了《又见国乐》 ,我愈发觉得国乐是一种责任,一种让传统文化开枝散叶的责任。 ”

本文标签

又见国乐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