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中央院专家团评价晋江传统民间艺术有“三高”

更新时间:2015-07-30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昨日,中央音乐学院专家团一行十余人到晋江采风,走五店市,看红砖古厝群;访草庵,见我国唯一仅存的摩尼光佛,摩尼教寺庙;观木偶戏表演,叹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艺术。

  中午,专家采风团一行来到晋江戏剧中心掌中木偶剧团排练厅,观看剧团专为他们而排练的闽南传统戏剧。半个多小时里,布袋戏传统经典折子戏《大名府》、旦角传统折子戏《赏花》、青衣行当《行路》、南音清唱《望明月》等富有闽南传统的戏剧表演逐一登台,一台戏浓缩了晋江传统剧种、剧目、乐品等最有说服力的表演,很好地展示出南派木偶的精湛技巧和演职人员可见一斑的表演功力,更让在场专家学者们不住点赞、交流。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展示最多元化的闽南传统戏剧文化,此次南音清唱《望明月》中还额外搬出了“压脚鼓”与之进行混搭。据介绍,“压脚鼓”是鼓师司鼓时将一只脚抬压在鼓面上,配合脚的落点变换和运力轻重,敲出千变万化的鼓点。而压脚鼓不单节制乐器吹奏,同时也节制演员表演,素有“万军主帅”的美誉。这种独特的演奏技法,吸引了专家团成员的兴趣,引发现场频频发问。

  “一台戏下来,发现了晋江传统民间艺术有‘三高’,那就是艺术含量高、文化含量高、技术含量高。”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宋瑾表达了自己的观后感。宋瑾表示,此番采风团一行从闽北到闽南,重在发现具有浓郁民间特色的戏曲文化,晋江带给了他们很多惊喜和感动。“无论是唱腔还是表演形态都很优秀,制作精良,突出了浓郁闽南文化特色,可以看出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戏曲雅俗共赏;在技术上,杂糅了杂技等表演形态,通过演员的唱功和手上功夫,将木偶动作一招一式展示得淋漓尽致。”

  为何闽南文化能在晋江生根发芽并日益繁茂?对此,宋瑾和其他专家团成员一致认为:“首先是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其次是老中青三代的传帮带做得十分到位,才能让人才留下来、留得住;三是剧团在人员管理及演出上,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模式。”

本文标签

民间艺术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