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评声乐套曲《南水北调》:水含情 乐载道

更新时间:2015-03-24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逐水而行,为水欢歌,生命之水,源远流长。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时刻:2014年12月12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以此为契机,由北京文联、北京音协主办的大型交响声乐套曲《南水北调》于2015年3月2日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首演。13首声乐作品讴歌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工程的建设者、水源地带的工作者和四十万移民。作品由词作家王持久、宋青松,作曲家伍嘉冀、张大力、尹铁良等合作完成。演出由谭利华执棒的北京交响乐团与首都劳模合唱团、北京合唱团、北京第一实验小学的学生共同参加,么红、丁毅、黄华丽、王莉、孙砾等担任独唱演员。

  从题材来看,当前大型交响乐创作主要集中在历史题材、中国古典文学题材、少数民族题材、自然风光题材和追问人性内心的抒怀题材等几类,对社会现实题材的关注略显不足。《南水北调》恰以跨世纪的大型水利工程为创作对象,但并未将重点放在颂工程、颂功绩中。作品以“南水北调”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的三代工程设计者和建设者、水源带的四十万移民和数以万计为移民政策而工作的普通人为主线,避免了程式性和常规性的“赞歌”模式,在题材的选择和诠释上独具匠心。对于这种现实题材的把握,在观念和技术上并没有一味迎合大众音乐文化中那种现代性、商业性、世俗性、标准化和娱乐性的特点,而是从创作体裁、演唱方式和写作技法上满足、引导和激发听众的审美需求。简单来说,这部作品做了一个示范:高雅音乐并不一定晦涩难懂,艺术歌曲也可以让大众群体在欣赏中获得共鸣。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随着国力的增强,文化自信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语汇开始流行。当“新潮”作曲家们用一场场音乐会展现其以现代作曲技法改造、转化中国传统和民间音乐元素所进行的实验,并为此陶醉时;当他们将技术上的创新,音响上的探索和概念上的超前奉为作品的核心要义时,听众在“南水北调”这种现实题材的具象写作中,看到了创作者的立场:音乐创作在回到以情感表达为主旨的前提下,借助听众熟悉的体裁进行融合之后的创作,更容易获得认可和关注。这种现实题材的作品,降低了艺术歌曲与普通听众之间的门槛,并注意到了时效性和时代性的关系。众所周知,在主旋律题材的创作中,容易“政治”先行。但这部作品并未以树碑立传的方式描写工程的庞大、施工的艰辛,而是将目光放在普通人身上,包含了对民生、环保和未来的关注。这种以人为先的写法,将时效性和时代性融合。几首优美的抒情作品,如《流来的故乡》《故土难离》《清水姑娘》《老刘》等演出的现场反馈,传达出即便是现实题材的具象创作,在艺术性上也可以跨越时代的界线,经受时间的考验,是能够立于时代,而又不局限于时代的精神产品。
本文标签

南水北调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中国音协音乐考级信息大全

【导读】乐器学习网小编关注到很多喜欢音乐的网友资讯关于音乐考级的信息,特别是乐器考级信息,今天我们创建一个中国音协考级专...阅读全文

全国最新的音乐会演出资讯

【导读】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很多家长或音乐爱好者必较关注专业的音乐会资讯,因为能够现场聆听专业的音乐会既能净化心灵激发兴...阅读全文

乐坛趣事,乐坛大事记!

小编今天和大家分享乐坛纪事专题,分享古今史外乐坛上面的大事;什么是乐坛呢,乐坛的范围很广,不仅是指流行音乐,还包括古典音...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