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善德(1911——1996)浙江绍兴人,生于江苏昆山。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学琵琶,一年后转习钢琴。1934年首演贺绿汀的获奖作品《牧童短笛》及《摇篮曲》,并灌制唱片,为中国首位灌制唱片的钢琴家。曾担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兼作曲系主任、副院长,并先后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副主席等职务。主要作品有大型器乐曲《长征交响曲》、《新中国交响组合》,大合唱《黄浦江颂》等。其中《长征交响曲》是我国第一部以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大型管弦乐作品。
丁善德,1911年生于江苏昆山县,从小接触民乐。1928年人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为国立音专)钢琴系,师承俄罗斯钢琴教授查哈罗夫,又从朱荇青学习琵琶,从黄自学习和声、配器。1941年在上海担任“私立上海音专”校长,与当时正在上海执教的世界著名作曲家勋伯格的学生、犹太德国籍作曲教授弗兰克尔学习和声、对位、配器、曲式及作曲。1947年赴法国巴黎音乐院学习作曲,从加隆教授学习对位与赋格,随奥班教授学习作曲,三门课均取得巴黎音乐院毕业文凭,又在校外随著名音乐理论教授布朗热女士及著名作曲家奥涅格学习作曲,听著名钢琴家柯托讲学。多年在国内外随多位教授学习,作曲理论的功底便很厚实。1949年回国,长期执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历任副院长、院长、兼作曲系主任。培养了著名钢琴家朱工一、周广仁,作曲家罗忠铬、陈铭志、刘施任、施咏康、胡登跳、陈钢、何占豪、王酩、王西麟等。主要作品有交响曲《长征》(在香港获金唱片奖)、《新中国交响组曲》、大合唱《黄浦江颂》、《bB大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曲集、艺术歌曲集、钢琴三重奏、弦乐四重奏等。1995年12月8日逝世于上海。
在丁善德的音乐创作中,钢琴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音乐创作,是从钢琴作品发端的,这里有1945年的《春之旅组曲》(作品1)、1946年的《E大调奏鸣曲》(作品2)、1948年的《序曲三首》(作品3)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作品4),1---4号,都是钢琴作品。
儿童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作品9),作于1953年。另有别乙童钢琴曲八首》(作品28),作于1987年。作曲家始终以艺术家的童心,关心着新中国少年儿童的成长,他以生动的、精练的和富于钢琴特色的艺术技巧,去表现天真活泼的儿童情趣。《快乐的节日》是一组精品。
1.《郊外去》,儿童们蹦蹦跳跳、兴高采烈去郊游。生动的6/8拍,右手基本上是单音旋律,除一拍起句外,多从六拍或三拍起句,左手基本上也是单音,时或以双音相伴。过渡句则奏三度或二度双音,造成适度的对比。6/8拍也不全奏八分音符,有在第二或第四、第五拍奏两个十六分音符的,使节奏更活泼并且有微妙的变化。所有这些,都为表现儿童去郊外时的快乐情绪。
2.《扑蝴蝶》,除第24小节的第一、二拍,左手用低音谱表外,其他全部左右手都用高音谱表,两手乐音比较靠近,主要突出钢琴中音区饱满、圆润、明亮的音色,4/4拍,但一小节奏八个八分音符。左右手叉开,右手奏三度叠置和弦,左手多为三度双音。也有几小节奏单音的。在统一的活动节奏中,通过力度的强弱对比,音色的浓淡对比,以及节奏轻重律的变化,生动地表现儿童扑蝶的情趣。
3.《跳绳》,顿音用得多,很轻巧、机灵,有一支很活泼、很动听的旋律。从G大调转B大调又转回G大调,始终很明朗。调性的运动有助于更生动地表现跳绳的运动。
4.《捉迷藏》,这是一首三段体乐曲,首尾两段是自由节奏的诙谐曲,中段较少活动性。首段与末段,基本上由短乐汇组成,它充满着连音与顿音的对比,快慢的变化,渐强渐弱,以此表现儿童捉迷藏时种种有趣的情景。两个曲凋都{艮好听,有儿童情趣。
5.《节日舞》,短句法,多是一小节为一句,切分起句,有许多级进的活泼碎句,这都显示儿童舞小手小脚的特征。中段是节奏性的,左右手叉廾奏双音,运用许多变化音。全曲音域宽广,上下滚动,把儿童节日的欢乐很好地表现出来,把高、中、低的音色特点很好地展现出来,富于美感。
《新疆舞曲第二号》(作品11),作于1955年。此曲的钢琴音色,相当艳丽,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给人留下颇为深刻的印象。旋律非常优美,陈述时用歌唱的音域,e1一#g2,色彩浓艳;重复时奏八度双音,音域也提高一个八度——这是钢琴曲常用的技巧,色彩辉亮。伴奏模仿手鼓舞蹈节奏,左手#g与右手g同时并用,另一处是左手#c1与右手c1并用,造成同主音大小凋的搀和,展开时则是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尚有多处频繁转调,色彩相当丰富。
《长征》交响曲,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这是一部反映英雄红军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史诗性作品。作曲家曾多次深入当年红军经过的地·区参观、访问、调查、了解,历时三载,完成这部作品,1962年第三届“上海之春”由著名指挥家黄贻钧指挥上海交响乐团做全曲首演。
《长征》交响曲,原为五个乐章,根据2001年中国爱乐乐团演奏电视字幕所示,则为如下四个乐章:一、踏上征途;二、红军是各族人民的亲人;三、翻雪山,过草地;四、胜利会师。
《长征》交响曲,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艺术上最重要的成就,则是它的史诗性。
史诗性的题材,要求史诗性的构思、史诗性的结构、史诗性的音乐素质和音乐风格。通过史诗性,才能实现其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交响曲的史诗性又是和交响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第一乐章中,由深沉而变为激越的引子,艺术地显示了“九一八”以后民族存亡险峻的历史环境,具有厚重的历史感。主部主题及其再现,配器层次不断加强,表现工农红军的英雄气概。具有山歌风的副歌,优美、简洁,主要突出小提琴高音和双簧管柔和秀丽的音色,表现老区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红军的情景。乐章结束时,两个主题重叠,意在表现红军踏上征途,百姓依依远送。第二乐章,红军是各族人民的亲人。同样正确的是:各族人民是红军的亲人。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红军与各族人民的亲情,是本乐章最深刻的内涵,本乐章的魂,它贯穿于各族人民载歌载舞欢迎红军的富于地区特色和情绪变化的各段音乐中,更热烈地体现在末段的军民共舞复调交响全奏中。第三乐章,在弦乐弱奏深沉的背景上,双簧管、长笛奏出孤寂的下行音调,表现雪山高寒荒凉。然后,在小提琴和长笛奏出表现风雪弥漫的音响背景上,铜管奏着稳重坚定的音调,表现红军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坚忍不拔地前进。整个乐章,交响性很动人,不但在复杂织体乐队全奏中有交响性,在织体比较单薄、使用的乐器不多的段落,也存在着交响性,而在整体的连接中和段落的对比中,更显示其交响性。第四乐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险,胜利会师陕北,人民纵情欢呼,尽情歌唱长征的伟大胜利。颂歌的庄严,舞蹈的热烈,相叙的亲切,将结束时,又出现全交响曲开头的历史性主题,红军将担负民族解放的神圣的任务。而在结尾处,丰满的交响、强大的全奏,军民以盛大的狂欢庆祝历史性的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