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錦棟,字文松,號了然山人,1957年生於南投竹山。自幼愛好音樂詩文,尤其熱愛台灣民間音樂,師事諸多民間藝人學習南管、北管、吟詩等古調,精通吹、拉、彈等多項民間樂器及月琴吟唱,深入民間整理台灣道地生活詩歌,並承襲漢唐詩詞吟唱古風,應用於月琴彈唱。
深研音律及樂器製作,以科學方法改良傳統樂器,其多重聲波共鳴洞簫研製法獲國家發明專利,革命性洞簫作品受國內外演奏家廣泛愛用及佳評,為業界指定演奏利器。
發展靜心、放鬆簫曲,結合古琴、書畫、茶道、太極等,推動生活藝術。
成立臺灣古調樂坊,從事文化藝術推廣。出版[台灣古調]及[傳心簫韻]系列CD計13片
建立[傳心簫韻]及[台灣古調]網站,系統整理及推廣台灣傳統音樂,長期薪傳台灣傳統音樂文化。
重要活動:
1999韓國漢城亞太民族音樂學會演出
2003北京、2004泉州、漳州、廈門等巡迴演出
2005總統府前〔傳藝迎春〕洞簫展覽及演出
2007巡迴於德國達姆斯大國家劇場、漢諾威國際會議中心、不來梅音樂廳等五城市巡迴演出
2007國家音樂廳二十週年慶系列活動演出
發表論述:
南管音樂風格(南管曲牌大全)
南管曲牌探源(南管曲牌大全)
南管音律─洞簫對南管的影響(2000年泉州南音學術研討會)
南管簫特色(台北國際洞簫大會)
南管之美(台灣古調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