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曲 > 中国名家名曲 >

朱晖

更新时间:2013-04-12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

1979年应新加坡政府邀请,由希腊前往新加坡担任筹组交响乐团的工作,从团员的甄选、乐团组成到训练;由早期的巴洛克风格、古典乐派、浪漫乐派曲目到现代音乐的代表作品;从提高乐团的演奏水准到曲目的扩充,使新加坡交响乐团成为亚洲著名的交响乐团之一,并成功地率领该团四次赴欧洲巡?回演出。十七年後〔1996年7月〕以该团的荣誉指挥一职退休,这位创造新加坡交响乐团奇迹的人,就是朱晖博士。新加坡政府为了表彰他对新加坡音乐事业的肓献,特别在1982年颁发文化勋章给朱晖先生, 198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授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997年,法国政府更授予朱晖博士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朱晖先生出生於印尼,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全家人都到乡下避难,因此,他的童年就在印尼的乡村渡过。战後,他的父亲前往新加坡发展事业,及至宋晖先生将要就读高中时,家人便送他到新加坡就读华侨中学。由於从小受到父亲的薰陶,他父亲时常播放古典音乐的唱片给他们欣赏,等他稍长;也从新加坡买了一支小提琴给他,他便自己摸索练习,直到在新加坡读高中时,才正式接受老师的指导学习小提琴。後来他通过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在它的英属国家所办理的海外学生评鉴〔A. B.R.S.M.〕,而且是通过最高级[八级I的评鉴。依据当时的评鉴办法,是可以申请皇家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前往就读的,但因他未具有英属国家的国籍,於是在高中毕业後,只能自费前往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

 

最初,朱晖先生在皇家音乐学院就读时,是希望主修指挥与小提琴等课程,但是当时音乐学院的规定,必须先修毕一般的音乐学院课程之後,才能再修指挥课程。当时的皇家音乐学院是三年制,也就是说;在第四年方可修习指挥课程。但在两年之後,由於朱晖先生优异的成缜表现,音乐院主动通知朱晖先生,破例同意他从第三年开始,便可以同时主修指挥课程。1955年他从皇家音乐院毕业时,在指挥方面就曾获得曼恩斯纪念奖和恩尼斯·里德奖。尔后;朱晖先生继续前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深造。

 

谈到朱晖先生之所以会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深造,也有一段小插曲。那是朱晖先生在三年级暑假时,参加萨尔兹堡莫札特音乐院的夏令营(Internationale Sommerakademie der Hochschule 'Mozarteum' Salzburg〕,选修指挥及小提琴课程,指挥课是由比尔·马格契教授指导,小提琴课程则选了来自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音乐学院的匈裔比籍小提琴教授—安德烈格特,安德烈格特教授是当时最著名的现代音乐演奏家。在上课的过程中,安德烈格特教授非常欣赏朱晖先生,便问他说:「你为何不来比利时跟我上课?」朱晖先生回答说:「可不可以等我在英国皇家音乐院的课程结束後再去?」安德烈格特教授说:[可以。」第二年,在皇家音乐学院毕业前夕,朱晖先生就写信给安德烈格特教授,问他一年前的邀约是否还有效?安德烈格特教授表示欢迎。因此,朱晖先生便於 1955年前往比利时,而且。一住便待了十年。更重要的是,他的指挥职业生涯的首场演出,也是在比利时轫启的。

 

1958年,朱晖先生展开了他的职业指挥生涯,他首演指挥的曲目是史特拉汶斯基的「士兵的故事」。之後;他指挥的足迹遍及欧洲和南美洲1967年他应邀前往希腊,客席指挥希腊国家交响乐团,在音乐会後的晚宴中,朱晖先生认识了他现在的夫人(她是希腊的考古学家〕,从此他就与希腊结了不解之缘。过了不久,两人结婚後,便定居於希腊雅典。

 

1968年,朱晖先生应聘为希腊国家歌剧院首席指挥,在希腊期间,他曾频繁地指挥该国的四个主要乐团演出。同时;在他积极的推动下,把数量非常可观的希腊现代作曲家的作品发表了世界首演。其中;有不少作品是由他指挥海伦尼克广播乐团及电视交响乐团演出的。朱晖先生的指挥曲目非常广阔,不但涵盖了标准的古典作品之外,同时也包括了德布西、巴尔托克、贝尔格及史特拉汶斯基的作品。

 

1979年,他应当时新加坡政府副总理吴庆瑞博士的邀请,到新加坡筹组交响乐团。在他之前,新加坡政府曾经三次尝试筹组交响乐团,花了不少经费,但都没有很好的成效。朱晖先生在经过多方的了解之後,向吴副总理提出先行经营室内管弦乐团(Chamber Orchestra)构想。这个提案令吴副总理及其幕僚都感到讶异,因为其他的人都是要办大型的交响乐团,而朱晖却选择小的室内乐团。他的理由是,新加坡没有音乐学校或音乐院,因此,没有足够的演奏人员。同时,由小型的室内管弦乐团开始训练,可以为将来的大型管弦乐团扎下稳固的根基。更何况,室内管弦乐团有那么多好的乐曲可供演奏,也适合做为刚刚开始推广音乐的演出曲目。而且;在经费的掌控上会更合理。〔新加坡政府希望以经营公司的方式来经营乐团,政府除了固定提供一定额度的经费之外,其馀的盈亏问题,必须是由乐团的经营者来负责。〕由此也可看出未晖先牛的平实作风。

 #p#分页标题#e#

在决定了经营的方向之後,朱晖先生便开始招考团员。首先;他在新加坡当地先行招考,团员不足的部份,再到韩国、美国及英国招考。当乐团组成之际,有人质疑他这种国际佣兵式乐团的作法。朱晖先生表示:当先天条件不足的情况下要成立一个乐团,这时,聘请外国籍的团员是经常被采用的方式,等到自己的客观条件达到水准後,就可以不需要再聘用外籍团员了。怕就怕你用了外籍团员之後,而没有去运用这些外国专家来培训出自己的人才,这才是错误的作法,那就一辈子都需要依靠外籍团员才能让乐团运作了。因此,朱晖先生在与外籍团员签约时,都有必须参与教学指导工作的附带条文,依朱先生的计算,如果每一年请这些外籍团员代为训练十位人员,十年之後,便有一百位人才可供运用。到那时,哪还需要聘请外籍团员?

 

朱晖先生在训练乐团时,开始是以两周训练一套曲自,等到乐团进入情况之後,再改为一周一套曲目。在曲目方面,也是从巴洛克时期、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等,按步就班地来安排曲目,同时,每一套曲目都有它的训练重点。譬如:这套曲自重点是在训练弦乐,另一套曲目则是作铜管的重点训练,还有木管部份或是打击部份等等的训练,这些,都是在奠定乐团良好的基础。於是,新加坡交响乐团在朱晖先生的带领下,逐步向世界级的交响乐团迈进。

 

还有一件事,也是值得提的,那就是;朱晖先生坚持在每一套曲目中,都要安排一首二十世纪 的作品。刚开始的时候,有不少的听众对这样的安排提出异议,认为现代音乐根本无法接受。宋晖先生也特别为这一点提出说明,他说:「有两个从未接触过音乐的小孩,第一位让他从巴哈的音乐听到荀白克的作品,另一位则从荀白克的作品听到巴哈的音乐。如此一来,第一个小孩会说巴哈的音乐很好听,荀白克的作品很难听;而第二个小孩则认为荀白克的作品很好听,反而认为巴哈的音乐怎麽会是这样的?和声那么简单?」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了解,音乐的好听与不好听之间,只是在於我们习不习惯它的声音罢了。也就是说;耳朵必须经过训练,必须去接触、去适应,等到习惯了它的语法及音响之後,便能欣赏任何一种新的音乐。同时;现在大部份的听众,都还只是在学习的阶段,应该像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到最後,才有能力去判断音乐的好坏。结果,现在新加坡的听众,如果在演奏会的曲目中,没有安排现代音乐,他们会觉得这场音乐会听得很不过瘾!

 

由於朱晖先生对音乐的执著,使他在欧洲、美洲戈拉丁美洲及前苏联等国家都获得广泛的赞赏。他曾与六十个以上的著名交响乐团缔造过成功的演出。其中,包括伦敦 交响乐团、伦敦爱乐管弦乐团、巴黎社会音乐院管弦乐团、瑞士罗曼管弦乐团、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奥斯陆爱乐管弦乐团、哥德堡交响乐团、布宜诺斯艾利斯国家交响乐团、圣地亚哥音乐院管弦乐团[智利〕、墨西哥国立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管弦乐团、北京中央交响乐团、东京市立管弦乐团及香港爱乐管弦乐团等。

本文标签

朱晖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