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奕奏 (1902.1.18— ) 闽剧表演家。原名郑依灶,号传康,艺名佾奏。福建省长乐县人。十岁入“善传奇”儒林班学艺,十三岁登台演出,十六岁以演闽剧《凤阳花鼓》轰动—时。曾由百代、高亭、联声等唱片公司将其《凤刚花鼓》、《新茶花》、《孤儿血》等唱段灌制唱片。1953年任福建省实验闽剧团艺术委员会主任。1958年任福建省文化局戏曲研究室主任。1959年应邀到印度尼西亚为华侨子弟传授闽剧。1960年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分会主席兼福建省戏曲研究所舞台艺术研究室主任。1962年举行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纪念活动,其代表剧目《百蝶香柴扇》被拍摄成舞台艺术资料片。先后演出过《黛玉葬花》、《晴雯补裘》、《孟姜女》等近百出戏,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晴雯、孟姜女等不同的妇女形象,他善于博采众长,形成了真实细腻、雅而不俗的郑派艺术风格。其唱腔依字行腔,以腔入曲,腔曲传情,字清音正、情深味浓,既表现人物神情,义着力表达出福州方言的音乐美及剧种风韵。尤擅演悲剧,其委婉深沉凄切的唱腔,常有催人泪下的效果。其唱腔艺术总结为“素、净、休”和“快、紧、收”六字法。1960年当选为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1980年当选为福建文联副主席、剧协福建分会名誉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