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时枨 (1898.9.11—1985.4.11) 戏曲音乐家、梨园戏鼓师。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县。七岁时,因家境贫寒,卖与小梨园玉梨兴班当“戏仔”,由启蒙师傅教以《朱弁》、《吕蒙正》、《董水》、《陈三五娘》等传统戏的生、旦行当,曾扮演李姐、昭君、雪梅等角色,两月后即能登台演出。不久由深造师傅继续授以戏文,并演《审陈三》的萧知州(丑)和《留伞》的陈三,兼学副鼓。十七岁,已能掌握小梨园所有戏义的司鼓,被提升为专职副鼓。十九岁随师军联兴班任副鼓,并代师为启蒙戏教习。三年后其师故去,去南安马坪玉顺班,并组“下南”新班,任箫弦伴奏,兼学“下南”老戏戏文,并代司鼓,二十四岁任正鼓。后受聘于晋江深沪玉春班,并师事“下南”名师黄家健。1952年晋江县组建大梨园实验剧团,任管理委员会主任。1953年任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艺委会委员,专职司鼓,以《陈三五娘》—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会演大会获乐师奖。梨园戏重点剧目的排演,都由他司鼓,掌握全剧的科、自、唱,及行当人物所表现的外部形体动作及内在情绪,极其细致地用鼓点的轻重疾徐、鼓音的多样变化来作情思的传达,音响的描写,节奏气氛的渲染,对情节的发展与高潮的处理无不运筹在握。1959年,到梨园戏训练班,从事教学直到逝世。由他培养出的鼓师,都能出色地继承其衣钵。其戏艺戏德为同行所敬重。1984年晋江地区行署特为他举行“林时枨从艺八十周年庆祝活动。”福建省文化厅授予他荣誉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