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夔 汉末音乐家。字公良。河南人。“善钟律,聪思过人,丝竹八音,靡所不能”, “好古存正”, “自谓所习者雅”。汉灵帝(公元168—189年在位)时任雅乐郎。后依附荆州牧刘表,与孟曜合作“为汉主合雅乐”。魏武帝(曹操)平荆州(公元219年前),得夔,任为军谋祭酒,参太乐事,“因令创制雅乐”。于是“夔总统研精,远考诸经,近采故事,教习讲肄,备作乐器,绍复先代古乐。”黄初(公元220 —226年)年间,任太乐令协律都尉。当时有位铸钟工柴玉,所铸的钟“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杜夔几次让他改作,柴玉反说杜夔“清浊任意”,两人都告到曹操那里。曹操“取所铸钟,杂错更试”,然后知杜夔精到,柴玉妄作。后因魏文帝曹丕令夔“于宾客之中吹笙、鼓琴,夔有难色,由是帝意不悦”,遂被黜免以死。所传旧雅乐四曲《鹿鸣》、《验虞》、《伐檀》、《文王》,至晋犹存。其弟子“邵登、张泰、桑馥各至太乐承”, 陈颃任司律中郎将。(引文均见《三国志· 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