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5 钢琴曲魔笛教学视频,主讲孔祥东。
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钢琴教学视频专题。
和弦的跳音:我们在小汤3中已经讲过跳音的弹奏方法,《魔笛》中左手部分出现了音程以及和弦的跳音弹奏,在弹奏时要感觉将每一个音都抓在掌心中,要让弹奏出的音符听上去集中、轻巧、灵活,利用整条小臂的向上跳跃带动手指,注意不要让手腕上下晃动。
断音弹奏选自《魔笛》莫扎特原曲
《“魔笛”序曲》,歌剧《魔笛》是莫扎特1791年根据维兰的幻想童话叙事诗《鲁鲁》写成的。
故事的内容是讲:古埃及王子塔米诺一次在山中遇到巨蟒袭击,被夜皇后的三位女侍从所救。当侍从们回去报信时,王子从昏迷中苏醒,恰巧遇到捕鸟人帕帕盖诺,王子以为他是救命恩人。待侍从们回来说明后,王子才了解真相。侍从们拿出夜皇后的女儿——帕米娜公主的肖像,她美丽的容颜使王子一见倾心。夜皇后送给王子一支魔笛,送帕帕盖诺一柄银铃,让他们到“光明之国”去救出公主帕米娜。“光明之国”首领萨拉斯特罗把帕米娜弄去并非恶意,而是为了使她免受“黑暗之国”的迷惑。塔米诺来到“光明之国”,接受了种种考验,终于和帕米娜结成夫妻,帕帕盖诺也借银铃神奇的力量,找到心爱的人帕帕盖娜。
1791年创作完成的《魔笛》是莫扎特生平最后的歌剧作品,完成后两个月,作曲家即告别人世,幸好莫扎特亲眼见证了这部作品首演的成功。这是一部深具哲理意味的德国民族叙事歌剧,莫扎特运用通俗易懂和引人入胜的神话剧形式,体现了他的“乌托邦”的理想,即智慧终将战胜愚昧,光明终将战胜黑暗,善良终将战胜邪恶。这部歌剧的剧情十分离奇和稚气,情节的发展也有不合逻辑之处,但上演后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这无疑体现了当时的欧洲民众在法国大革命影响下,对“自由、平等、博爱”的向往。
歌剧《魔笛》的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前面有个庄严肃穆的引子,三个强有力的和弦代表萨拉斯特罗的形象,这段旋律在剧中描写“光明之国”的场面时曾多次出现。在这首序曲里,也只有这一简短的部分是和剧情有着密切联系的。接下去是快板部分,其活泼、明快的第一主题,先由小提琴演奏,然后,再转到其它声部上,向听众提示了该剧所描写的是童话般的神奇世界。副题比较优美、抒情,它出现在属调上,象征塔米诺和帕米娜纯洁的爱情。但是,这个主题并不是从剧中他们两人的唱段中选来的,而是莫扎特另行设计的。有趣的是,第一主题一直作为背景伴随着它。随后是发展部,它以第一主题为基础,运用调性上的变化等手法,把乐曲欢乐的气氛一次次推向高潮。当进入再现部时,仍回到原来的调性上。乐曲在欢快气氛中结束,为剧情的展开造成一种神奇和美妙的气氛。在这首序曲中,我们找不到邪恶与善良势力的斗争和对抗,找不到像《唐璜》序曲中那种尖锐和鲜明的对比,整部作品如同源源不断地流水,体现出明朗和机智的形象,数百年来深受乐迷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