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家名曲 > 中国名家名曲 >

山林之歌(马思聪作曲)

更新时间:2012-03-08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爱好者

  交响组曲《山林之歌》由著名作曲家马思聪于1953~1954年创作 。作品以云南山区民歌为素材,溶入了作者对所经历山林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种种感受。

  第一乐章:“山林的呼唤” 这是以单三部曲式、交替节拍构成的乐章。第一主题由双簧管奏出山歌风的抒情旋律,表现山林的幽静、深邃。中段借用屈原关于山鬼呼唤情人的情节描写,由两个因素构成,开始的低青弦乐犹如山鬼出现,圆号及大提琴和单簧管相继以切分节奏音型描写山林在夜深人静时的呼唤;另一因素是在小提琴上出现表现山鬼女性的温柔的旋律。二者交织发展直到形成林涛怒吼,犹如山鬼凄历的呼啸声。然后,第一主题的再现,和低音声部延续着的“山林的呼唤”叠在一起,好似神与形的结合。

  第二乐章:“过山” 进行式的快板。按A、B、A'、B'、C、B"、A"构成。主题A由单簧管轻快、富于弹性的音型衬托,俏皮的音调在高低声部互为模仿,形象地描绘山民们穿梭于山间小路的情景。主题B由短笛轻快的旋律引人,好似一个越来越大的进香的队伍迎面走过来。主题C带有胜利的喜悦。音乐进入高潮,好像走在欢悦的人群中。随着队伍越来越远,音乐越来越轻,直至消失在山林深处,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民族民俗生活的画卷。

  第三乐章:“恋歌” 行板,奏鸣曲式。低音提琴模仿大三弦伴奏着大提琴奏出的热情的主部主题。副部主题以关系大调在小提琴上奏出,好像是对主部温柔的应答。插部代替了发展部,伴奏的颤音显得激动而紧张,倾诉的旋律,三连音的对答,像一对热恋中的情人有着说不完的话。再现部把情感引向深入,副部在同名大调上出现,随着音乐的渐弱,“恋人们”在依依不舍中分手远去。

  第四乐章:“舞曲” 活泼的快板,自由回旋曲。贯穿的主题A由具有对比音色的上下句组成,弦乐的拨奏模仿粗犷的大三弦,木管模仿轻盈的芦笙音乐,二者构成生动的民俗舞蹈场面。主题B在大调性上出现,同样也是对比的上下句,但加强了节奏的力度,在音型上和第二乐章的主题C相呼应。主题C 更加热烈。舞曲在欢快、强烈的气氛中结束。

  第五乐章:“夜” 单三部曲式的行板。英国营奏出第一乐章的山歌主题,柔和、神秘的夜色降临了。中部弦乐奏出新的主题,优美而抒情,木管的音色像是清柔的山风,铜管奏出了落日的余辉。

  “山林呼唤”的动机又出现,和山歌的主题交织在一起,白天过去了,欢乐过去了,当一切都静下来时,只有“山鬼”在永远呼唤着他的情人。

  《山林之歌》是一部标题音乐,一部交响性的套曲,马思聪不仅注意到这五个乐章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尽可能求得在音调、形象,风格、色彩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同时,在和声语言、配器技法的运用上也力求新颖,富于独特的个性,这在当时是相当大胆的创新。(编辑/石磊)

本文标签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