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琴 > 古琴百科 >

丁承运:我是一个造琴的琴人

更新时间:2018-06-15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26年,斫了一把琴,就是“天字一号”

  丁承运兴冲冲地站起来,去找他的“天字一号”了。

  “天字一号”是他斫的第一把琴,从开始斫,到合成,竟然过了二十六个年头,他笑着说“比自己的女儿都大”。

  如今,被卸了琴弦,装进布袋,成陈列品了。琴的槽腹里,是工整的“夷门居士天字一号”。

  那些字,是他自己写上去的。除了斫琴弹琴,他还画画,写书法。执教之外,他还为社会琴艺爱好者组织“琴心堂”雅集。为外界所熟知的是,他还恢复古瑟演奏方法,与妻子合奏,使失传千年的古瑟重新鸣响于世,在2006年,还出了《琴瑟和鸣》这张专辑,是现在少有的古琴传承人。

  如今,在家里,他弹琴书画,一切都自然随意,又尽兴,“吃完饭,就可以弹上一曲”。

  这俨然已成他的生活,“如果没有这些,我的人生肯定大不一样。”

  斫(zhuó)琴:

  指对中国民族乐器——古琴进行精工细作的一种工艺技术,主要包括选胚、制胚、出行、修面、掏槽腹、做底板及合琴等十几个具体环节,需要有专业技术的琴师完成操作。

  琴中风景,那年那琴声,有种宗教仪式般的庄严感

  初见丁承运,他就是艺术家的样子,留长发,穿唐装。话不多,喜欢开门见山。

  “小时候,常常在二姐的琴声中入睡的。”当年十多岁,虽未开始学琴,却对很多名曲,早已耳熟能详了。

  他还记得,那一年他读初中,去学校的路上,漫不经心地走着。“突然,听到了一种让自己很震撼的琴声,那种音色,那种苍古,就像钟罄被敲响一样,有一种宗教仪式一样的庄严感。”

  他不知道这是什么乐器,还在回味着这首敲打到自己心脏的曲子时,泪已悄悄落下。之后听到广播介绍,他才知道这曲子是管平湖弹奏的古琴曲《流水》。后来,他跟着二姐学会的第一首曲子是《关山月》。

  玩琴的艺术家们,很讲究知音一说。丁承运也信,因为这种存在,可以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十二岁那年,二姐丁伯苓去沈阳音乐学院读书,寒假回来时,丁承运送给她一首诗,有两句是“伯牙尚有遇,子期何难逢,弟虽三尺子,独解曲中情”。二姐深为感动,便将跟顾梅羹先生学来的《良宵引》、《阳关三叠》、《四大景》等曲以及搓绒剅、结蝇头、上弦等方法,教给了丁承运,顾先生的讲义也留给了他。

  这时候,他还只能自我摸索。直到上高中,看电影《红楼梦》,王文娟扮演林黛玉演奏《梅花三弄》,“有图像,看得到手势,再加上人物形象,那种孤芳自赏的感觉,有情节有意境,感触很不一样。”

  寻找古木,明代建筑的古铜木,用来斫琴,声音极好。通过二姐的引荐,丁承运得以向古琴教育家顾梅羹学习。在武汉求学期间,他多利用空闲时间跟有实力的一些武汉古琴老先生交往,与陈树三等人结为琴友,经常在周末雅集,切磋技艺。

  1969年从湖北艺术学院毕业后,他任教河南大学艺术系。河南大学常有接待外宾的任务,有一次日本芭蕾舞艺术家松山树子来访,丁承运用古筝弹了从古琴移植来的《平沙落雁》,松山树子非常赞赏,夸丁承运“不像是一张琴在弹,而像有十张琴在弹一样”。

  这次表演,只是移植了古琴曲,因为古琴的声音比较低沉,而且不像古筝那么抓人,这就限制了它不能在较大的场合公开表演。丁承运想到了改良古琴,“把它改大了,不用麦克扩音的古琴”。

  在上初中时,丁承运曾读过《乐经·律吕通解》,那时候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木工。上大学后,他暑假总会去木工坊里帮工,学会了拉锯、推刨子等一些基本工艺。后来在郑州教书,他带着学生去一家煤矿机械厂开门办学,在一个木模车间专门向师傅学习按照图纸做工的技术。

  斫琴,选材自然是少不了的。当年,他委托了几乎所有能帮忙的亲戚朋友寻找古木材,“因为旧木材含水量比较低,而且木材的印力释放充分,木材不大容易变形,对斫琴来说,是上好的材料来源”。

  过了差不多两年的光景,最后亲戚帮他打听到了郑州南大街古建筑改造的消息,在那里,他买回来一些明建筑中的古铜木,“里面被黄蜂做了窝,有腐蚀,但声音很好听。”之后,他根据古文记载中留下的关于斫琴的工具,手绘了一些,给工匠去打造。

  那段时间,他的老师因“文革”都被遣回家了,“没人教,只能根据文献摸索着做”。他还特意拆了现成的古琴,“研究人家到底是怎么做的”。

  斫琴中,还有很关键的一步就是上漆。那段时间,他正好遇到了几十年前曾给徐元白漆琴的漆工谢师傅,掌握了大漆的施工工艺。

  造琴讲究,选材、调音、上漆,都要等到最好的时节一切都准备好了。

  1974年,丁承运开始斫第一把琴了。

  他原本是想做一把不需要麦克扩音的古琴的,所以,在不影响音色的前提下,他想对琴的声音做最大可能的调整。

  因为琴的音色跟琴柱的粗细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扩大琴音,除了从外形上将这把“天字一号”琴身扩大了三分之一外,15个琴柱,他也开始了一一调试。

  在斫琴的古文记载中,琴柱的直径标准是23毫米,“琴柱越粗声音越沉闷”,丁承运开始微小地调试琴柱的直径,“从23毫米到11毫米,15个音柱逐一由粗变细,在逐渐变细直径时,不断地记录调试的数据。”

  《琴论》有言:“昔神农氏继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斫琴于丁承运而言,跟古人一样有着神圣的感触,“这事必须得有讲究。”

  琴胚,最好在11月许完工,而上漆,更需讲究,“最好是在梅雨时节,漆会上得更稳定。”

  在调试和等候合适的时节中,就这样过了两年。终于在1976年,他制作出了自己的第一把琴——列子琴,后来被他称为“夷门居士天字一号”。

  对于斫琴,丁承运是追求完美的。当年第一把琴因为选材颇难,不得不用被黄蜂蛀过的木材。对木材的讲究,一度让“天字一号”的合成琴面和底板搁置着,直到二十六年后,才真正完成。而因为多了调试环节,丁承运的“天字一号”整整多了一年的制作期。但他一点都不觉得心疼,“这次可为以后斫琴做足了功课。”

  丁承运多了一个身份,斫琴师,“我算是我们这一代第一个造琴的琴人。”他斫琴的心得,也被收录到论文《中国造琴传统抉微》中。

  自此,斫琴于丁老,不再是件难事,家里存放的几十把古琴,都是他这些年斫好的。他还斫了好些送给好友。如今,他过着斫琴鼓瑟的生活,自然随意,又尽兴,“如果没有这些,我的人生肯定大不一样。”

本文标签

丁承运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古琴名曲mp3试听与下载

[导读]这是经典古琴音乐专题,其中大多是音质较好的古琴名家作品,也有古琴爱好者演奏作品,所有音乐可免费在线试听与下载!古...阅读全文

古琴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精选优秀的古琴演奏的视频,喜爱古琴的琴友不要错过,这些古琴演奏视频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古琴爱好者欣赏,将这...阅读全文

古琴名家档案及相关简介

[导读]小编收集古今古琴名家档案,组建成此古琴名家专题,和广大古琴爱好者一起认识著名的古琴家资料。古琴,又称琴、瑶琴、玉...阅读全文

李祥霆古琴视频教学(1-26)全集

  乐器学习网小编今天为广大古琴爱好者带来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的古琴基础教程视频教学26课,该系列教程适合所有古琴爱...阅读全文

实用古琴视频教程精选

[导读]这是古琴视频教程专题,这些教程对于初学古琴或是自学古琴的网友有一定帮助!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阅读全文

古琴曲谱精选

[导读]你喜欢古琴吗?你会弹古琴吗?小编和大家分享我们精选的古琴曲谱;专题中包括:古琴练习曲谱、古琴入门谱、传世古琴谱、...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