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古琴 > 古琴曲谱 >

古琴名曲【汉宫秋月】图片谱及曲目介绍

更新时间:2017-02-19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汉宫秋月》是一首感人至深、流传广泛的著名琴曲,由于历代琴家对其历史沿流的看法不一,因而在对音乐的认识和处理上存在着不少值得商榷的问题。为此,笔者仅就《汉宫秋月》的渊源与音乐方面,试陈此一管之见,抛砖引玉,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和读者。

  一、现存《汉宫秋月》的几种谱本

  《汉宫秋月》最早见于明万历年间(1589年左右)杨抡《真传正宗琴谱》,为正调羽音十段谱,每段都有小标题和唱词。在续集《伯牙心法》中再次收录的《汉宫秋月》,却系新安罗岐山增补六段的十六段谱,去掉了小标题和唱词。后世琴谱,如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徐琪的《五知斋琴谱》、乾隆三十一年(1766)崔应阶的《研露楼琴谱》和嘉庆七年(1802)吴灴的《自远堂琴谱》等,所刊的都是与《伯牙心法》一脉相承的十六段谱。

  早在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汪芝的《西麓堂琴统》中有《汉宫秋》一曲,为紧五慢一的无射调八段谱,属另一曲调,与《汉宫秋月》截然不同。与杨抡同时的张进朝所辑《玉梧琴谱》(1589)中,羽音九段谱的《汉宫秋月》和《真传正宗琴谱》中的《汉宫秋月》实为一曲。可知此曲当时有两名,或许是琴家们的简称所致,如《平沙落雁》简称《平沙》、《渔樵问答》简称《渔樵》等。因明代民间还有《汉宫春怨》一曲,为了区别,称为《汉宫秋》也是可能的。

  在清乾隆九年(1744)苏璟的《春草堂琴谱》及嘉庆二十五年(1820)周显祖的《琴谱谐声》等谱本中,名为《汉宫秋》的曲谱,都在题解中称"此《汉宫秋月》删本",实即未经罗岐山增补的《汉宫秋月》原谱。如上所述,简本实非繁本之删本,而繁本却是简本的增本。

  二、关于此曲的作者及创作年代

  《汉宫秋月》的标题和唱词,是出自后人以唐人描述汉代宫怨题材的作品为依据来解释此曲内容的,与本曲曲名的文字风格相同。

  此曲曲情,《真传正宗琴谱》原解题说:"夫以宫闱淑女,当此秋夜,其愀然抑郁之怀,殆与时俱集,不胜凄惨。是曲音韵怨怼,如泣如诉,而又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潇洒襟怀,溢如言外,盖丝桐中之特出者。"这段话明确指出,此曲是以宫怨为题材的,曲调悲哀。作者对宫女们的凄凉生活寄以很大的同情,并不一定必指汉宫,从上面例举的小标题和唱词中都可以看出这点。但旧时琴家往往爱托古以自高,于是就与班婕妤、曹大家联系在一起了。而且有的琴谱,如《玉梧琴谱》、《藏春坞琴谱》甚至将班婕妤与曹大家的辈份关系也弄错了,说班婕妤者,汉班固之女,这个问题不能不辨。

  《玉梧琴谱》原解题说:"是曲也,乃班固之女,成帝时选入宫,按婕妤之封,帝常幸焉。贤淑而有文章,人多嫉之,后被馋退,奉太后于长信宫,因感旧,思帝之恩而作此曲,以况其怀,遂入琴调为汉宫秋也(原注亦名《秋扇吟》)。"《藏春坞琴谱》解题同《玉梧琴谱》,仅个别字句有出入。此解题,前说班固女,后指班婕妤,并说"思帝之恩而作此曲",都认为《汉宫秋》的作者是班婕妤。班固是否有女,我们姑且不谈,就班固和班婕妤而论,以上二谱之说皆是错误的,应当纠正。

  班婕妤是西汉成帝时人,而班固生于东汉光武时期,从成帝到光武,先后经哀帝、平帝、孺子婴、新莽等七个皇帝,历时六十多年,班婕妤既先于班固半个多世纪,他怎么反而成了班固之女。事实与以上之说恰恰相反,班婕妤却是班固和曹大家(曹世叔妻,既班昭)兄妹的姑祖母。《汉书·班彪列传》中说:"班彪之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穉 。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在《汉书·叙传》中又说:"况生三子:伯、游、穉。""成帝之初,女为婕妤。"班婕妤既为况之女,穉又是班彪之父,班固之祖,那么,班婕妤当是班固和曹大家兄妹的姑祖母了。又《乐府解题》(《乐府诗集》卷四十三)曰:"婕妤徐令彪之姑,况之女。"可见以上两部琴谱的说法都把历史事实弄错了。

  《汉书》又称为"班史",先后经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四人之手,历经三、四十年才完成。《汉书》既出于班家父子之手,《汉书·外戚传》中对孝成班婕妤的记述该是确切可信的。那么,《汉宫秋》的作曲者如果是班婕妤的话,《汉书》中应有记载,至少可以找出一些线索。可是在班婕妤的传记里,并没有说他会弹琴或作有什么琴曲。《汉书·外戚传》说"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宫,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后失宠,"婕妤退处东宫,作赋自伤悼……"(赋辞见本传,不录)而与班婕妤同时的赵飞燕、汉高祖时的戚夫人、汉文帝时的慎夫人、孝武李夫人等,善舞、能歌、会鼓瑟、能作曲皆有记载。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说婕妤"退居东宫,作赋及《纨扇诗》以自伤悼。"也没有说她会弹琴或作有什么琴曲。同样,在这些史料中也没有发现有关曹大家在古琴音乐方面的记载。由此可见,以此曲为班婕妤、曹大家所作者,非为托古,即为臆想。

  根据《汉宫秋月》曲调的特点,属于韵多声少,旋律流畅,吟猱细腻,不同于唐代那种"纵发繁声"的风格,再加上唐、宋时期的古琴文献中皆无记载,为此,我以为,它的产生年代最早也只能是在宋代。

本文标签

古琴曲汉宫秋月

精彩专题

古琴曲谱 TOP 榜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