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主页 > 长笛 > 长笛百科 >

玫瑰騎士的最愛-豎笛

更新时间:2012-12-12    来源/发布:乐器学习网    作者/编辑:乐器学习网

豎笛的全貌歷史:
目前,在管弦樂團中,木管樂器的標準編制有長笛、雙簧管、豎笛、和巴松管…等等,這些樂器都各有其高音、中音及低音的差異。以這些樂器出現在樂團的時間來比較的話,豎笛算是其中最晚的了。當豎笛於1696年初現雛形時,其他的木管樂器早已在巴哈、韓德爾及巴洛克時期(約1680-1750) 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中佔有一席之地。爭氣的是,由於樂器製造家和豎笛演奏家的用心,豎笛在接下來的一百年之間,建立了固定的樂器形狀,並以醇美動人的音色在合奏和獨奏的領域上站穩起來,足以與其餘木管樂器家族的成員分庭抗禮。
「豎笛」雖在歷史文獻中宣稱製於1696年,但當時並非能獨挑大樑的樂器。紐倫堡的一位樂器製造家約翰‧克里斯多夫‧丹納(Johann Christopher Denner)改良一種民謠樂器夏魯摩(Chalumeau) ,增加其長度,利用泛音的原理加裝了一個高音按鍵(register key),使這把樂器的音域廣及兩個八度。可是,接下來對這樂器的記載,似乎出現斷層,只知道丹納的兒子四處推廣父親改良的新產品。一直到半個世紀後,才又出現一位查爾斯先生(Mr. Charles)。1742年,查爾斯先生在英國倫敦的音樂會,是歷史上第一場有演奏者名字和「豎笛」這個樂器名稱的記載。值得注意的是,查爾斯先生演出的曲目中已有豎笛協奏曲出現,表示這樂器已漸漸能獨當一面,並有作曲家(雖然很有可能就是查爾斯先生本人)願意為它寫曲。
  查爾斯先生將豎笛推上音樂舞台之後,音樂史上同時出現了兩位豎笛名家──波西米亞的約瑟夫‧比爾(Joseph Beer)和德國的法蘭茲‧陶斯(Franz Tausch)。這兩位豎笛家是繼查爾斯之後最早獲得國際聲望的大師,不僅各自在本國吹起豎笛的流行風氣,更重要的是他們創出了兩個截然不同的豎笛演奏學派。比爾多數的時間都待在法國,因此他在豎笛演奏中對音色明亮和節奏明快的要求,便成了法國豎笛演出的特色,也就是所謂的「法國學派」(French School);當然,住在德國的陶斯則是「德國學派」(German School)的代表,特別強調豎笛演奏中音色和音質的細微差異,並建立起德國學派中細緻音質和渾厚音色的特點。  十八世紀到十九世紀之間,「豎笛世界」出現了幾位大師級的人物,例如:安東‧史塔特勒(Anton Stadler)、亨理奇‧貝爾曼(Heinrich Bearmann) 、約翰‧賽門‧賀姆斯泰德(Johann Simon Hermstadt)、本納德‧克魯賽爾(Bernard Crusell)、伊皖‧謬勒(Iwan Mueller)、理查‧謬爾費德(Richard Muehlfeld)……等等。由於他們與作曲家的合作,及他們本身在器樂和樂譜的研究,使得豎笛更加獲得肯定。
莫札特為安東‧史塔特勒寫出豎笛史上名垂千古的作品豎笛五重奏K.581及豎笛協奏曲K.622,不僅奠定豎笛獨奏的地位,更鼓勵了其他的作曲家為豎笛譜曲。因為莫札特認為豎笛是最接近人聲的樂器。當韋伯(Weber)認識了亨理奇‧貝爾曼之後,他的小協奏曲、作品26號,協奏曲、作品73號,協奏曲、作品74號,及五重奏、作品34號等,都再次肯定豎笛在木管樂器中的地位。除了韋伯曾為貝爾曼寫曲之外,孟德爾頌(Mendelssohn)的演奏會作品(Concert Pieces)、編號113號和114號也是特別為貝爾曼父子量身打造的。貝爾曼家族中還出現了一位傑出的豎笛教育家,也就是亨理奇的兒子卡爾(Carl),年輕時曾隨父親四處演出,到得壯年時漸漸將精神轉移到豎笛教材的寫作:他的「豎笛學校」(Clarinet School)、作品63號和64號包括了豎笛歷史、音階練習曲和鋼琴伴奏、及有鋼琴伴奏的豎笛獨奏曲。這套作品的內容非常充實,直到現在,仍是每一位豎笛家人手一本的經典。#p#分页标题#e#
在亨理奇‧貝爾曼雄據一方時,德國境內有另一位豎笛家約翰‧賽門‧賀姆斯泰德,他優秀的演奏能力促使小提琴家兼作曲家路易‧史博(Louis Spohr)為他譜出四首超高難度的豎笛協奏曲。這四首豎笛協奏曲因樂句的寫作和樂曲的難度,常被評為太像小提琴協奏曲;然而,賀姆斯泰德總不費吹灰之力地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將每一曲練成。韋伯除了將他的友誼和很多的時間托付給貝爾曼之外,他也為賀姆斯泰德寫了雙協奏曲、作品48號。貝爾曼和賀姆斯泰德在世的日子常常被相提並論,緬因河畔的法蘭克福城(Frankfurt-on-Maine)在1819年的某兩個星期內分別聽到兩人的演出,全城的人為此還分為兩派,各自擁護自己的豎笛英雄。
早期史塔特勒使用的五鍵豎笛是丹納父子,及一位名叫富里次(Fritz)的樂器製造家的貢獻。直到1790年、1791年間才由尚‧夏維爾‧拉費瑞(Jean Xavier Lefevre)成功地加上第六個按鍵。可惜的是,史塔特勒沒機會使用六鍵豎笛,否則,他便能將莫札特的作品發揮得更淋漓盡致。拉費瑞為這六鍵豎笛寫了一套教材,特別將演奏豎笛時的姿勢和斷奏的用法加以說明。因為當時正是拿破崙的時代,在各軍對峙之時,少不了樂隊的搖旗吶喊,因此這本教材在當時的軍樂隊中非常盛行;如今六鍵豎笛也是收藏家最容易得著的樂器。由於在當時豎笛的構造並不是非常完整,需要各種不同調性的豎笛來應付不同調性的作品,因此,當1812年,伊皖‧謬勒提出一把豎笛,聲稱他不用更換豎笛就可吹出各種不同調性的曲子時,實在是豎笛改良的一大突破。稍後,黑雅參特‧伊連諾‧克洛賽(Hyacinthe Eleonore Klose)依據謬勒的十三鍵「全主音豎笛」,與樂器製造家路易‧歐格斯特‧彪飛(Louis August Buffet)合作,於1839年至1842年之間製造出十七鍵的貝姆式(Boehm)豎笛。他們將長笛家貝姆原本要應用在長笛上、卻沒成功的環鍵(ring-key)加到豎笛上,經過多次實驗終於克服困難,作出這把得到當年博覽會發明獎的豎笛。豎笛的機械構造發展至此大致底定,今日所用之貝姆式豎笛與當年的幾乎一模一樣。
在豎笛逐漸成形的這段期間,作曲家的產量也沒有減少,例如貝多芬的三重奏、作品11號,七重奏、作品20號;舒伯特的八重奏、作品166號,有豎笛伴奏的「岩石上的牧羊人」(Shepherd on the Rock);聖桑的豎笛奏鳴曲;德布西為巴黎音樂院入學考作的「第一狂想曲」(Premiere Rhapsody);一直到二十世紀間,各國作曲家在拓展豎笛演奏的領域上不遺餘力,除了古典音樂的寫作,還根據豎笛的多樣特性,寫出爵士樂、流行樂、甚至複音音樂,提供每位豎笛愛好者多項選擇,可依自己所好加以發掘。
豎笛練習曲方面,自從貝爾曼、拉費瑞、克洛賽……等人相繼投入之後,尚有另外一些練習曲問世,如保羅‧尚尚(Paul Jeanjean)、卡瓦利尼(Cavallini)、C.羅斯(C. Rose)、凱爾(Kell)、史塔克(Stark)等等,都在指法練習及特殊節奏訓練上各有貢獻。而文字方面的教材卻有點青黃不接,只有在樂器改良發展上有新的突破時,才有文字教材出現,如拉費瑞的六鍵豎笛教材,謬勒的十三鍵豎笛教材,和克洛賽的十七鍵豎笛教材。  在這即將邁入二十一世紀之際,已有不少音樂家為豎笛寫出四分音(quarter tone)及複音(polyphonic)教材,提供豎笛手更多的挑戰,相信不久的將來,豎笛演奏也能更上層樓。管絃樂中的標準豎笛是以降B為主音,音調較為低沈,而以降E為主音形狀較小的豎笛,則常用以吹奏高亢尖銳的音調。另外還有以降E調為主音的Alto豎笛和以降B調為主音的Bass豎笛。它們在管樂團中的地位和Bass薩克斯風一樣,擔任樂團中少數的木管低音工作。在管樂團中,它的地位相當於管絃樂中的小提琴,它有光輝的高音域, 清靜的中音域與憂愁的低音域,可用於獨奏、助奏、伴奏。

#p#分页标题#e#

最新专题

更多相关

精彩专题

1600多首长笛演奏视频欣赏

[导读]小编收集近两千个长笛演奏的视频,喜爱长笛的网友不要错过,这近两千个长笛演奏歌曲的盛宴,小编为方便广大长笛爱好者欣...阅读全文

长笛指法表图及指法训练教程

[导读]小编今天整理关于长笛指法教程的专题,内容包括广大长笛爱好者在学习中常遇到的指法问题,如长笛指法图、长笛指法表、长...阅读全文

长笛入门与指法教程集锦

[导读]小编收集比较优秀的关于长笛教程方面文章,包括指法教程及入门教程等整理成此专题,帮助广大长笛爱好者能更容易自学长笛...阅读全文

长笛独奏乐谱20首

[导读]小编今天和广大长笛爱好者分享长笛独奏乐谱20首专题;主要曲目包括:波罗乃滋 巴赫曲、谐谑曲 巴赫曲、广板 哼德...阅读全文

长笛练习100课曲谱

长笛练习100课是由浅入深,由最初级向中、高级程度发展的系统而科学的长笛练习,每星期练习一课,如果学习者每天能保...阅读全文

倪一珍长笛教学视频全集

[导读]倪一珍长笛教学高清视频大全,倪一珍1979年生于上海。1998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同年9月赴法国巴黎留学,...阅读全文

关注热点

本站简介- 站内公告- 原创投稿-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手机访问- 举报入口
Copyright @ 2008-2018 乐器学习网 online services. Security support by yueqixuexi.com
举报信息框
举报